茶杯狗是怎么做出来怎么办?
这个问题问得真是时候,昨天刚好在动物行为学组会上讨论了有关的小鼠实验以及最近关于灵长类(主要是恒河猴)的研究。 动物行为学研究常涉及对动物的应激(stress)评估,其中常用的方法有开放型及封闭型(closed)。 前者是通过观察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来间接判断其应激状态,后者是直接测量动物体内的激素水平变化以评估其生理上的应激反应。 多数情况下,人们认为这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是相符的。 但最近研究者们发现,对于某些物种而言,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会得到截然相反的结果(Fischer etc.,2015; Zhou et al.,2016a)。 比如以前认为兔子是一种比较“温和”的动物,其应激水平理应比较低。而使用封闭型的应激评估方法却发现其生理水平严重受损,糖皮质激素等应激相关激素的水平明显升高,表明兔子的应激水平实际上应该很高才对。 而另一种以前认为高应激水平的啮齿类小鼠,其在受到刺激后反而表现出了较低程度的生理应激反应,与之前使用开放型方法得到的低应激状态一致。用不同方法测得的应激结果竟然完全相反。 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物种的应激反应类型存在差异导致的(Hetland & Birkhead,1989)。
当然,对于人有没有可能也有类似情况呢? 最新发表的关于成年志愿者和儿童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包括开心、难过、愤怒、恐惧和惊奇)的皮肤电(electrodermal activity,EDA)研究发现,尽管从表面上看,这些个体在收到不同情绪刺激后,EDA均出现了显著的变化,但是将不同样本进行综合对比后发现,只有伤心和恐惧能够真正引起人体皮肤电活动水平的降低,其余几种情绪则均未产生显著性改变(Zhou et al.,2016b)。而使用开放的评估工具时,这些志愿者们在各种情绪状态下的皮肤电变化都被认为是存在的。
所以也许是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个体确实有可能被“糊弄”了过去——生理上感受到了压力,但却没有进入真正的应激状态,从而保留了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灵活性。反之亦然,在某些情况下,即使个体表现出高亢奋的生理应激水平,但其主观感受可能为低水平或根本没有。这种由主观感觉带来的偏见可能会影响人们对自身真实压力状况的判断。 总之,茶杯犬/猫之类的人工育宠物可能不是最贴近自然的(虽然自然也不至于那么残酷……),而人类在评估自身及伴侣的动物福利时也需多多注意才行啊!